愛在尼泊爾旅行中蔓延
無心插柳,柳成蔭
曾幾何時我怎麼忘了旅行帶給我的美妙境界,那種輕易地跳脫加諸於自我設限的框架外,細細地親身去體驗萬物的美,實際了解當地的內涵的過程。在此次的尼泊爾旅行中,我深刻的發現智慧是用對話與思考重新詮釋的生活學習,愛是用更謙卑的去輕吻大地、與人互動,該幫助他人的時候不吝於將手伸出。那種「愛在他鄉」的情感逐漸蔓延開來,套句肉麻話,「雖然不是永遠,但至少曾經擁有過」。
會有此次的旅程,應該要好好感謝我的好友,她是個所謂的「流浪老師」,將流浪當成是志向去實踐,而且引以為傲。她每年幾乎都會出國自助旅行一趟,常去的是尼泊爾、西藏等,每次回國都會有讓人驚艷的體驗,在無數人聽了她的故事之後,終於有人跟她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籌劃一下,大家出去玩吧!」,所以我們一行人來自台灣各地的朋友就這樣成行了,她願意這樣的分享她的體驗,於是我也有機會在此跟大家分享此次尼泊爾的旅行情感。
發現信仰的感動
一下飛機,來到尼泊爾,首先接觸到的就是無所不在的宗教信仰,不論是人們頭上的紅點、幾乎每隔幾條街就會有祭拜的神像,也會發現到處都可以看到兩隻眼睛的圖騰,一直在注視著。這對我這個凡事只求實際,遇到虛無飄渺的事物排斥的個性產生疑問,到底堅定的信仰是怎麼回事?我開始去尋找解答。
尼泊爾宗教人口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信奉印度教,除了印度教,尼泊爾也流行佛教,有大約有百分之五的信奉佛教。尼泊爾是世界上唯一訂印度教為國教的國家,可以從之前王室每任上位時,新建龐大寺廟群看出對宗教的熱衷。不過事實上,大部分的尼泊爾人,既信印度教又信佛教,因為從古早以前,印度教和佛教即與喇嘛密宗交織混合,演變成獨樹一格的宗教特色,造就了尼泊爾今日獨特的宗教儀式、神明和節慶,其數目之多、差異之大是外人無法想像的。
這種多元的宗教信仰也使得尼泊爾每個人得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宗教,形成尼泊爾有多達上千萬位的神明,比所有人口還多。而在尼泊爾,人們每天一定會做的事,便是藉著宗教儀式來獲得心靈的寧靜,或表示服從神的旨意的行為,祈求保佑。每個人似乎都有他自己的方式來參與神的世界,而在儀式中可看到民眾,以不斷重覆的手勢或跪拜來表達內心的崇敬。由於這種膜拜的形式,借以觸碰天神,激發他們內心強烈的人性尊嚴以及存在感。
其實宗教的信仰是直接影響的尼泊爾人的生命觀。舉個例子,在街頭上,我遇到一個後天身體缺陷的婦女,一開始是用很沉重的感情去與她相處,不過她回報的,卻是一個開朗、平靜的笑容,讓我很錯愕。為什麼她可以這麼熱觀的看待,原來印度教的宗旨有告訴人們在世上所遇到的事,是已注定的,不需過於悲傷,平淡及樂觀的看待。所以你可以在尼泊爾隨處發現那種很純真的笑容在你的身邊飛舞著,告訴你一些真知。
就像在參訪當地一座寺廟時,我很稱職的做個觀光客,到處的拍照記錄事物,卻在佛像前遇到了一個穿著很簡陋的喇嘛服飾婦人跟我說了一席話,「你已經來到了這個地方,你可以參與其中祈求你心中的幸福,我是美國人,而且我已經這樣做了」,真是重重的搥中我的心,讓我深思許久。對呀!為什麼我這麼執著,信仰原本就是一種熱情,拋開一切,不求回報,心靈才有所得,端賴你願不願意相信,拋開範疇,投入於心靈的沉澱。這種的體會,著實讓我深刻的感動。
DSC_4605 宗教信仰是在神明注視下還是從內心深處產生?答案顯而易見。
P1000090 藉由膜拜儀式祈求上天賜與,尋找心靈的寧靜。
用最謙卑的心去對待大地
離開城市-加德馬都,人們聚集的那種壅擠、吵雜令人心煩的聲音都被拋到雲端去了。在地點與地點的轉換過程中,雖然在車上,但是印入眼簾的卻都是一幕幕的自然影像,高高的山、細長的河流、零星的聚落,你會發現都市的高樓大廈遠不如荒郊野外的一棟草房,旁邊陪伴著你的是羊群、牛隻,雖然物質生活匱乏,但是有自然相伴,心靈卻很平靜,又是另外一種體會了。
這種簡單適居的想法到了奇旺生態國家公園更是擴展得更快,在奇旺幾乎看不到有兩層的房子,如果要欣賞那麼高的風景,可能要從大象的背上才能俯視,才有機會。房子均是竹編與和泥土形成的牆壁組成,一家子全部住在一起。在屋簷下、房子旁或是圍籬旁,都可發現可以坐下來的地方,所以在這裡最常看到的人們互動,就是一群人在聊天,小朋友在旁邊玩耍,遠處傳來陣陣不知名的鳥叫聲,就似一幅和樂融融、好不快樂,如夢似畫的景象。由於種種外在的限制,雖然不現代,但卻因此保有傳統文化,還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我覺得沒有過與不及,正是恰到好處,這也才是真正的樂活。
在此次的旅程中,將近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大自然渡過,因為我們除了參訪了奇旺自然生態公園以及還有三天的時間是在爬山。尼泊爾是南亞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一個內陸深山國家,位於中國和印度兩國之間。國土形狀略呈長方形,在如此狹窄的狹長形的國土內,地勢可謂變化萬千。從北邊海拔8000多公尺的世界屋脊,到南部台拉河 (Terai)接近海平面的70公尺 谷地平原,遞降相當急劇,這也造成了尼泊爾多采多姿的氣候和天然美景。
除了南部與印度邊界地區狹長的平原,和一些散布在中部氣候溫和的谷地外,尼泊爾幾乎全都是高山與丘陵,而且地勢崎嶇,層巒深谷相間,高度超過3000公尺 以上的地形,佔全國面積四分之一,而世界十大高山,竟有八座位於尼泊爾境內,故被譽稱為「喜馬拉雅山王國」實不為過。據當地導遊跟我們說需要十多年的時間才有機會將尼國的山都爬完,也由於如此,尼國的人口大多聚集在大城市附近,其他的地方還保持著很原始的風貌。
雖然當地有人認為尼泊爾山這麼多,似乎阻礙了發展,但是殊不知這是上天給予的最好禮物。當站在喜馬拉雅山脈前,舉目均是一望無際的高山,長年積雪山峰,曙光乍現那瞬間,我發現人們是多麼的渺小,大自然是這麼無私這麼的美,而我們卻是為了自我慾望,追求物質生活,瘋狂的破壞自然的和諧。人應該學習大自然,更謙卑的面對這片土地,外在表象僅是一時,創造一個可長可久的平衡狀態,才是人類之福。
DSC_4820 板凳上的百態之一,原來幸福也可以這麼簡單。
DSC_6871 曙光乍現,光芒四射,大自然是用來疼惜的。
懷著充滿對人們的熱情
當然在此次旅程中,總是讓我發現愛在此處滋長著,不過當愛的方向錯誤時,卻變成一種沉重的負荷,幾乎壓的人喘不過氣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觸,是因為我總是在路上遇到非常純真、可愛的孩子,他們會熱情的向你打招呼。或許實在是因為貧窮,他們習慣了手心向上的獲得。當我看到時,其實很心痛,我不是覺得這樣的行為讓人難過,而是難過孩子被誰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由於尼泊爾實在是一個物資匱乏的國家,均仰賴著外地的資源供給,所以有相當多的世界志工組織在此提供協助,而在這些幫助的組織中不乏僅是運用先進國家的資源,用給予或是施捨的方式幫忙,雖然幫助很立即,但是我卻不能苟同,這不是也是一種現代思維入侵傳統社會,對尼泊爾的未來其實是種傷害。
不過也越來越多不同思維的組織致力於尼泊爾的各個角落,讓在地自主自立。就像資助就學計畫,將資源投入在孩童的教育上,用十年或是更長的時間,教育下一代,使他們跳脫跟隨一輩子被賦予的階級族群及傳統根深蒂固的封閉觀念,學習有用的知識-健康教育、衛生教育及農耕知識等,從新的一代灌輸不同的知識。
長期目標是建立他們的社區發展協會,協助他們自立,這是在一般尼泊爾的鄉村組織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在鄉村的發展,主要是靠各個社區發展協會集體決議,共同執行,就算政府的資源鞭長莫及,他們也可以運用民間資源來發展他們的村落,這也是外在組織所要扮演的主要角色~提供適當資源及協助鄉村自主發展。
而當我在偏遠的村庄中,發現學校圍牆上,大大的寫著這幾個字「讓世界充滿愛」,底下竟是【TAIWAN】,一個來自台灣的愛,著實令我興奮許久。是的,我相信教育遠比提供金錢、物質的協助來的影響深遠,就如同「給他魚吃,還不如教他如何釣魚」,或許在那麼的有一天,我也會找到自己的方式,表達對人們的熱情。
DSC_5914 純真的笑容,未來的希望就在孩童的身上。
DSC_4825 MADE IN TAIWAN,【讓世界充滿愛】的學校。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這短短的數天中,我觀察到尼泊爾正處於一個發展現代化與傳統文化流失的交界點,現代化使得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在同一天我體會到那種差距像壕溝,尼泊爾有住在河畔搭帳篷,旁邊即是臭水溝、且無燈光的簡陋生活,也有騎高級摩托車享受最新電影的中產階級),國際觀光化也造成尼泊爾嚴重的以外來觀光客為導向的發展,興建包含旅館、商店及餐廳等設施,大多數年輕人離鄉背井,到都市打拼,直接使得當地傳統文化快速流失。
如何在現代化與保存傳統文化取得平衡點,是一個迫切的問題,但不是那麼容易被解決。在奇旺生態國家公園中的旅館共同組織我看到了一個契機,另一種愛鄉的表現。他們藉由不定期的聚會討論出,吸引觀光客到來的原因,那麼除了當地的自然生態之外,他們現有的就是傳統人文,但逐漸的消失,所以旅館共同組織創造了一個社區劇場,提供當地年輕人留在家鄉的工作機會,並學習傳統人文舞蹈,並在收入中提撥出一小部分做為改善當地環境的資金,在經濟發展與文化保存上,創造了一個雙贏的局面。
在此次的旅程中真的是收穫滿滿,有感動也有感謝,更多的是對這個陌生的國家的情感,在這種種的愛的背後是親身參與、效法自然以及深思熟慮的實踐,學習到放空一切,誠誠實實的做自己,心中滿懷愛與尊重,這時的我才發現,原來生活中的真善美就在人與人的一顰一笑中散播開來!
附註:我們的地陪Ramesh(一個年輕英俊又很成熟、經驗老道的尼泊爾導遊)
一個非常NICE的人,我跟他談了很多,大到宗教信仰、國家發展、政治情勢、自然生態,小到家庭組成、購買商品選擇等,他都不厭其煩,如數家珍的告訴我,也幫我們設計了非常豐富的行程安排,讓我對於這種半自助旅行方式產生很大的嚮往。當然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當然要把他分享給大家,歡迎大家有機會去尼泊爾前記得找他安排行程,我相信他一定會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旅行體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